在這個外食比例高、生活節奏快、壓力又大的現代社會,許多人開始重視維持消化道機能,而益生菌更是成為日常保健的熱門選擇,不過,你知道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有效嗎?該空腹吃還是飯後吃?吃的時候要搭配哪些食物才有加乘效果?又有哪些禁忌與NG吃法是你可能沒注意到的?

別讓好菌白吃了!本篇文章將一次整理益生菌的補充時機、正確吃法、搭配食物、禁忌清單以及選購重點,讓你吃得安心又有效,幫助身體打好健康底子、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的穩定狀態。

益生菌是什麼?認識益生菌的好處!

益生菌(Probiotics),依WHO定義是指在數量足夠時有益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例如乳酸菌、酵母菌等。適量攝入時,這些活菌能幫助消化、維持消化道機能,並與有害菌競爭生存空間,以保持細菌叢生態的平衡,進而幫助健康維持。

益生菌吃法介紹,透過這幾招更佳補充!

想讓益生菌真正發揮效果,其實不只「吃進去」這麼簡單,吃對時間、吃對方式、選對搭配,才能讓每一隻好菌發揮最大價值!以下幾招教你聰明補充益生菌,養出好體質不是夢:

1.選對時間吃,提升存活率

益生菌選對時間吃,可提升存活率,益生菌怕熱、怕酸,更怕被胃酸提早消滅,普通益生菌建議選擇早上起床空腹或睡前補充,避開進食後的消化過程,更有助於益生菌定殖於腸道,如果你吃的是有專利包埋技術或耐酸鹼菌種,則不用擔心時間點,靈活補充也OK!

2.避免NG搭配,讓好菌不打折

  • 熱水沖泡:超過40℃可能直接殺死益生菌!建議搭配常溫或溫涼開水食用。

  • 與藥物同服:尤其是抗生素,會直接殲滅好菌,建議至少間隔2小時。

  • 咖啡、茶、酒精:這些刺激性物質容易抑制益生菌活性,最好錯開攝取時間。

3.搭配益生質,幫助好菌安家落戶

好菌吃進體內後,需要糧食才能生長茁壯,搭配益生質,幫助好菌安家落戶,平時多攝取富含益生質的食物,例如香蕉、蘋果、洋蔥、燕麥、大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幫助益生菌在腸道中穩定生長,更有效建立菌叢生態。

4.天天吃,持之以恆才有效

益生菌不是靈丹妙藥,而是需要長期保養,天天吃,持之以恆才有效,建議天天定時定量補充,至少維持1~3個月以上,讓好菌穩定定殖,才能調整體質。

5.依需求選對劑型與配方

不論是銀髮族想調整體質,或是女性關注私密保養,建議依照族群需求選對劑型與配方,適合的專利菌株與劑型,才能真正貼近你的生活需求。

例如來自日本的專利捲曲乳桿菌KT-11,就是選自母親帶給出生寶寶珍貴菌種,是適合人體的原生菌種,最適合長期食用、調整體質。

掌握以上補充技巧,讓你吃對益生菌、養好腸道,從內而外感受身體的變化與活力!

認識益生菌的好處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

可空腹也可與食物一起吃,與食物一起吃的益生菌可以幫助消化,但效果沒有較有活性的消化酵素來得好,而空腹食用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體質、改變細菌叢生態(不分早上空腹或睡前)。

益生菌的最佳食用時機,應取決於是否具備耐胃酸膽鹼的能力,倘若益生菌具有包埋保護或天生耐胃酸膽鹼,無論何時攝取皆適宜。

若無包埋技術,根據個人飲食習慣,建議於早上或睡前空腹時攝取,以避免與體內食物產生交互作用,進而提高菌種的存活率。

營養師建議:相較於食用時間,是否能天天食用才是影響營養保健的關鍵因素。

益生菌需要吃多久才有感?

建議第一次嘗試益生菌時,最好能天天食用持續1~3個月,因為活的益生菌需要定殖後才能發揮作用,且需要定殖一定的數量,所以建議持續天天食用1~3個月,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體質。

在吃益生菌時有禁忌嗎?需要注意的錯誤四大吃法

別以為益生菌是好菌就可以亂吃一通!補充益生菌看似簡單,但如果吃法錯誤,不只可能讓好菌沒辦法活著進入腸道,還可能白白浪費你的錢,以下四大常見NG吃法,你中了幾項?

1.熱水沖泡,直接把好菌燙死!

熱水沖泡會直接把好菌燙死,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溫度一旦超過40°C,就可能會讓好菌死亡失去活性!建議使用常溫或溫涼開水,避免搭配熱飲或熱湯食用。

2.與藥物同時吃,特別是抗生素

與藥物同時吃,特別是抗生素不只殺壞菌,也會將剛吃進去的好菌一網打盡!建議與藥物間隔2小時以上食用,讓益生菌有機會順利發揮效果。

3.與咖啡、茶、酒一起吃

咖啡、茶、酒這些刺激性食物可能干擾菌叢平衡,甚至抑制益生菌活性,建議益生菌與這類食物間隔至少1~2小時,避免保健效果打折扣。

4.複方搭配不佳

產品複方搭配不佳,甚至會讓吃進去的益生菌白費,雖然益生菌安全性高,但不是所有益生菌產品都沒問題,市售部分益生菌產品會添加助瀉成分,如氧化鎂、阿勃勒、決明子、望江南、石決明、羊角豆、番瀉葉等,這些複方成分不適合長期食用,購買產品時要注意看配方成分。

吃對時間、避開地雷,益生菌才有感!
若你剛開始補充益生菌,建議先觀察1~2週身體的反應,並依照產品包裝說明食用。若有特殊健康狀況,如免疫疾病、化療中、或重大疾病患者,補充前也應諮詢營養師、醫師較為安全。

吃益生菌時更需要注意補助的幾大食物!

你知道嗎?單吃益生菌還不夠,想讓這些好菌在腸道中吃得飽、活得好,還需要給牠們充足的營養來源——也就是「益生質」!

想讓益生菌真的落地生根,記得搭配以下富含益生質的天然食物,每天都能輕鬆補給,常見富含益生質的食物清單:

1.全穀類:

全穀類(如:糙米、燕麥、大麥)含豐富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提供多種益生菌食物。

2.豆類與堅果:

豆類(如:黑豆、毛豆)與堅果(如:杏仁、核桃)含有天然寡糖與多酚,是好菌的最愛。

3.蔬菜類:

洋蔥、大蒜、韭菜:含有豐富的果寡糖(FOS)與菊糖[1],有助於益生菌生長。

葉菜、菇類:富含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適合天天食用。

4.水果類:

水果類(如:香蕉、蘋果、奇異果)是容易取得的天然益生質來源,香甜好吃,是益生質中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來源,果汁是將水果中大部分纖維(益生質)過濾後的加工食品,不適合天天飲用。

益生菌一天吃幾次?需要天天吃嗎?

益生菌的食用頻率相當彈性,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所示,優質乳酸菌每日至少需要補充數十億個以上,才能達到較佳的保健效果,因此,無論是一天一次還是一天多次,均無次數限制。

而益生菌需要天天吃嗎?答案是要的。根據個人習慣每天定時定量補充,才能發揮其效果。建議選擇經專利熱處理的乳酸菌保健品,其活性因子能夠保留,且更具耐熱、耐酸鹼之特性,能提供人體良好營養補給,並維持健康狀態。

哪些人吃益生菌時需要額外注意呢?

1.癌症病患

癌症患者正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時,由於療程會損害免疫系統,使身體抵抗力大幅降低,因此不適合在治療期間攝取活性益生菌,以免增加病菌感染風險。

2.食物過敏者

食物過敏者要慎選益生菌,許多市售的益生菌產品含有奶及麩質等常見的過敏原,對於過敏體質者也容易造成不適反應,建議慎選無過敏原的益生菌產品,才能達到健康維持的效用。

3.其他

若是患有特殊疾病,如免疫缺陷、短腸綜合症等,或是正服用免疫抑制劑等特殊藥物的人,應避免食用益生菌。

益生菌不能跟哪些保健食品一起食用?

1.會降低益生菌活性的保健食品成分

會降低益生菌活性的保健食品成分,例如蜂膠、大蒜精或蜂王乳等保健食品,不建議跟益生菌同時食用,以免影響益生菌在體內的活性及保健效用。

蔓越莓萃取物中的有機酸成分(如苯甲酸)亦會干擾益生菌的活性,建議至少與益生菌間隔一小時以上再食用。

2.有活性的消化酵素

有活性的消化酵素會將營養素從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益生菌也會被視為營養素的一種,建議益生菌在空腹時食用,而消化酵素與食物一同食用,益生菌不要與消化酵素一起食用,才能各司其職,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延伸閱讀:酵素跟益生菌的差別在哪?酵素功能、分類,9大挑選原則一次看!

選購益生菌時的注意事項

市面上益生菌產品琳瑯滿目,從高菌數到多菌種、從活菌到熱處理菌,每一種都強調自己的優勢,該怎麼挑才能買到真正有效、適合自己的益生菌呢?以下幾個重點,幫你在挑選時不再迷惘:

1. 看清「菌株碼」與「研究文獻」

不是所有益生菌都一樣!益生菌的世界分類很細,就像益生菌中有一些是乳酸菌,但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一樣,就算都是捲曲乳桿菌,其中的CTV-05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CTV-05) 用於私密處保養[2],而KT-11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KT-11)則用於提升換季保護力[3],看清「菌株碼」與「研究文獻」,有國際專利、研究文獻,才能確保實際功效。

延伸閱讀:後生元是什麼?

2. 是否有原廠商標授權

每種益生菌都有推薦的食用量,而這個量是根據科學研究決定的,但消費者很難逐一確認研究結果,這時可以優先選擇具有原廠商標授權的益生菌產品,這類具有商標授權的產品,通常代表添加量經過原實驗廠認可,是簡單判斷足量添加的明顯指標。

3. 無”瀉劑”成分

避免那些含有強效瀉劑成分的益生菌產品,例如含有番瀉苷的決明子、望江南、羊角豆,或者能造成滲透性腹瀉的氧化鎂、乳醣醇等成分,這些成分長期食用不利身體健康,選擇不含這些成分的產品,才能確保安全和健康。

4. 純淨、無過敏原產品

避免補充到含有香料、色素、助瀉劑等化學添加物的益生菌產品,這些成分可能帶來額外的身體負擔,膠囊形式通常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它們含有更少的添加物,更適合長期使用,特別推薦採用PTP片包裝的益生菌膠囊,不僅添加物少且更便於保存攜帶。

而有些朋友屬於敏感體質,特別是奶製品、麩質這兩個成分,在挑選益生菌產品時要注意看產品外包裝過敏原標示,有許多益生菌在生產時以乳製品培養,造成產品包含乳製品過敏原,若是想要調整體質的朋友可能就不適合。

幫助健康維持,推薦tenland天嵐里物高濃度酵母多醣體益生菌!

吃益生菌不難,但「吃對」才是關鍵,從正確的補充時機(早上空腹或睡前)、避開NG吃法(熱水、藥物、刺激食物),再到搭配益生質食物與選購具科學依據的產品,每一個小細節都藏著大學問。

掌握這些實用原則,就能讓益生菌真正發揮調整體質的好處,幫助你打造穩定體質、提升日常防護力。益生菌是長期保養的好幫手,不是速效解方,建議持續補充1~3個月以上,搭配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習慣,讓腸胃變強、身體變輕,從裡到外都更有感!

想要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又能快速應對環境變化,推薦您不容錯過的保健好選擇,tenland天嵐里物【防護禮物】高濃度酵母多醣體益生菌(鋅硒加強版)!

【防護禮物】採用挪威M-GARD®專利酵母多醣體,濃度高達80%,保護力遠超越靈芝。此外,更添加了經歐盟QPS安全性認證的日本KT-11®專利捲曲乳桿菌,使用專利熱處理技術,品質深受國際肯定,同時富含歐洲Lalmin®酵母鋅和酵母硒,提供高濃度的食物型營養素,營養利用率更佳,產品中更無過敏原成分,敏感體質者也可以安心食用!

就讓【防護禮物】為您打造強韌的保護屏障,享受高品質又健康的美好生活!

tenland天嵐里物始終堅持「減法保健」的理念,致力於提供足夠營養素,並同時避免過度補充造成的身體負擔。我們的目標是減去化學、簡化負擔,為大家帶來既天然又無化學添加的保健方式。

延伸閱讀:益生菌種類有哪些?3分鐘帶你認識益生菌功用與6大挑選重點

tenland【防護禮物】為您打造強韌的保護屏障

參考資料:

1.Chow J.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A brief overview. J Ren Nutr. 2002 Apr;12(2):76-86. doi: 10.1053/jren.2002.31759. PMID: 11953920.

2.Armstrong E, Hemmerling A, Miller S, Burke KE, Newmann SJ, Morris SR, Reno H, Huibner S, Kulikova M, Nagelkerke N, Coburn B, Cohen CR, Kaul R. Sustained effect of LACTIN-V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CTV-05) on genital immunology following standard bacterial vaginosis treatment: results from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Microbe. 2022 Jun;3(6):e435-e442. doi: 10.1016/S2666-5247(22)00043-X. Epub 2022 Apr 21. Erratum in: Lancet Microbe. 2022 Jul;3(7):e479. doi: 10.1016/S2666-5247(22)00156-2. PMID: 35659905; PMCID: PMC9188188.

3.Tobita K, Yanaka H, Otani H. Heat-treated Lactobacillus crispatus KT strains reduce allergic symptoms in mice. J Agric Food Chem. 2009 Jun 24;57(12):5586-90. doi: 10.1021/jf900703q. PMID: 19469537.

 


本文作者:tenland®營養師 Alyssa

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

專長:保健食品研發/保健食品教育訓練

介紹:曾為醫院臨床營養師,後至保健食品行業服務,具10多年保健食品開發經驗,熟悉各種保健食品原料與配方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