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放屁這件事,無論在什麼場合,總讓人不知如何是好。其實,放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消化系統運作的結果。但如果頻繁放屁,確實會給生活帶來困擾。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飲食習慣不同,屁的味道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屁是由無味氣體所組成,如氮氣、氫氣、氧氣、甲烷和二氧化碳,少部分的臭味,則是因為含有吲哚和糞臭素、氨、揮發脂肪酸等這類氣體,才會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註)。關於放屁,其實跟健康還是有些相關,多少也能反映人體腸胃道的健康狀況,不可輕忽。這次讓郭師妙營養師來分享這些大小「屁事」。
你吃了什麼?跟你的屁肯定有關,總是吃到容易產氣,或過於油膩食物,例如鹹酥雞、炸雞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延長腸胃道的消化吸收時間,當然也會增加腸道氣體的產生。
食物進入口中,透過咀嚼混合唾液開始分解,一路到腸胃道中,消化酵素與腸道菌開始吸收分解營養素,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氣體。如果再加上喜歡一邊吃飯一邊講話的人,可以想像放屁的頻率也會增加。
腸胃道裡所含的消化酵素與腸道內的細菌種類、數量都會影響氣體的產生。若有缺乏消化酵素或腸道菌相失衡,也會增加腸胃道氣體的產生。
4.健康狀況
某些疾病或部分藥物,也會有放屁過多的狀況,如乳糖不耐症、腸躁症,或者使用抗生素、止痛藥、胃藥等也會有些副作用,容易讓你放屁。
高脂肪的肉類除了蛋白質含量高也伴隨許多油脂,是你放臭屁的來源之一,而黃豆類製品,因為含有不易消化寡糖,腸胃道敏感的族群,很容易覺得吃完肚子漲,當然也會想放屁。
這類食物含有大量醣、纖維質,在腸道消化吸收的過程會產生許多氣體,讓屁量會明顯增多。
例十字花科類蔬菜、洋蔥、大蒜等辛香料蔬菜,因含有較難消化的纖維與含硫化物,在腸道中進行發酵而產氣。而某些水果含有較多果糖、山梨醇,這類的醣到了腸胃道成為細菌最愛食物,因此會產生許多氣體。
華人因為基因之故,體內缺乏分解乳糖的乳糖酶,所以喝鮮奶或其他乳製品時,腸胃道因無法分解乳糖進而產氣。
打開易開罐就得小心氣體逸出的飲品,例如:可樂、啤酒、氣泡水等,因為含有二氧化碳,加上額外添加糖、甜味劑這些物質均不易消化吸收,刺激腸道細菌,導致氣體增加。
每天正常的放屁次數大約在10-20次左右,頻率因人而異。但如果你覺得放屁量與平時感受差異很大,可能是健康出現狀況,須多加留意。例如,消化系統出狀況,可能是消化不良、食物不耐症或腸道疾病的徵兆;或是缺乏消化酵素,導致食物在腸胃道中吸收不良,進而引起腸道菌叢失衡,這些狀況都很需要及時調整飲食和進一步的健康管理(註)。
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避免狼吞虎嚥或邊吃東西邊說話。減少咀嚼口香糖,或避免配戴不適合的假牙,因為這些行為都可能會讓你不知不覺吞入空氣。當然,別忘養成良好排便習慣,避免便秘,減少糞便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還能減少臭屁的產生。
避免過量攝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洋蔥、大蒜和十字花科蔬菜等食物。少喝氣泡性飲料,如啤酒、汽水、氣泡水等飲品。試著檢視自己飲食習慣,了解哪些食物容易讓你增加排氣量,並在下次稍微避開或減少攝取。
保持均衡多樣化的飲食,避免過度攝取單一類型食物,足量但不過量的膳食纖維和水分,並適度補充消化酵素,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放屁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我們的消化系統狀況。留意日常飲食,選擇含有消化酵素的食材,例如:鳳梨、木瓜能幫助肉類消化,而香蕉、芒果也能協助醣類分解,還有一些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也是豐富消化酵素來源之一。透過天然食物減少不必要的氣體產生,保持胃腸道健康。
除了上述的食材,不少民眾也會自行購買酵素保健食品食用,但在挑選酵素保健食品時,有2大重點要留意:
一、選擇真正具活性的消化酵素,且消化酵素的種類愈多,愈能應付多變的餐點飲食所帶來的不適感。
二、不含制酸劑、無化學添加、不含番瀉苷、大黃素、氧化鎂等瀉劑成分,才是真正能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讓你的生活更自在舒適,健康更有感。
參考資料
(1)Barber C, et al.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Western and Mediterranean-Type Diets on Gut Microbiota: A Metagenomics and Metabolomics Approach. Nutrients. 2021.
(2)Le Nevé, B., Martinez-De la Torre, A., Tap, J., Derrien, M., Cotillard, A., Barba, E., ... & Azpiroz, F. (2020). A fermented milk product with B. lactis CNCM I-2494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improves gastrointestinal comfort in response to a challenge diet rich in fermentable residues in healthy subjects. Nutrients, 12(2), 320.
(3)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Your Digestive System & How it Works. Available at: https://www.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gestive-diseases/digestive-system-how-it-works#:~:text=Waste%20products%20from%20the%20digestive,the%20stool%20into%20your%20rectum. Accessed 25 August 2022.
(4)NHS Inform. Flatulence. Available at: https://www.nhsinform.scot/illnesses-and-conditions/stomach-liver-and-gastrointestinal-tract/flatulence#:~:text=Why%20it%20happens,)%20or%20burping%20(belching). Accessed 15 August 2022.
(5)Rana Ammoury et al.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Disease 11 – Colic and Gastrointestinal Gas. W.B. Saunders. 2011.
本文作者:tenland®營養師 郭師妙
國家高考合格營養師及國家高考合格護理師
專長:營養諮詢/營養教育推廣專業授課/菜單設計/營養分析/健康活動推廣
介紹:擁有超過15年教學醫院與護理之家臨床經驗,除了營養專業外,同時也熱衷空中瑜珈、健身運動,深信飲食與運動,對健康有絕對重要性,想提醒大家,永遠記得健康是第一,也應該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