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CIA中央情報局2023年世界概況預測,台灣的生育率竟然名列全世界227個國家和地區生育率倒數第一名,生育率為1.09,倒數第二名為南韓1.11及倒數第三名新加坡1.17。少子化是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寶貝,所以在食衣住行上,家長都花費更多心思照顧,甚至在備孕的過程媽媽們就開始注意營養素的補充,然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許多家長擔心兒童營養不足,會選擇購買保健食品讓兒童補充,但是兒童真的有需要這些保健食品嗎?巿售的兒童保健品就真的適合兒童嗎?

兒童有需要吃保健食品嗎?

許多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營養不均衡,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總希望自己孩子長得又高又聰明,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因此看到有相關訴求的保健食品,常常會不知道怎麼選擇而直接下單,我常常提醒家長孩子們的飲食習慣跟家長有關。孩子的飲食習慣也是家長教出來的,所以,健康和營養的觀念,需要家長帶著孩子從小開始學習。

而目前台灣兒童營養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精緻糖!想改善目前兒童的營養問題,要從「減糖」開始做起。過量的糖,不只是會提高兒童蛀牙的風險,兒童肥胖的因素也間接與性早熟、糖尿病年輕化等疾病相關。含糖量高的點心和飲品,會破壞腸道菌叢,讓兒童的免疫力下降、專注力下降,同時影響消化道功能,導致身體真正需要的營養反而無法吸收。

建議家長應從小培養兒童健食飲食習慣,多食用原型食物,避免加工食品、零食、飲料,才不會造成兒童營養不均衡。購買保健食品前,家長應先了解孩子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並且多嚐試從自然飲食中補充是最好的方法。 

推薦閱讀:營養的重要

兒童保健食品挑選3大重點

1. 成份標示完整,營養素劑量設計符合兒童

兒童每日所需的營養素與成人的劑量不同,在選擇時應該特別留意「每一個成份」的添加劑量。以葉黃素舉例,根據美國FDA研究建議,葉黃素攝取量每日6~10毫克即可,但現在市售很多葉黃素都強調它們是30毫克最高劑量,建議大家要小心這種高劑量的產品,不適合作為日常補充。特別是葉黃素在人體內是有累積性的,攝取過多會造成肝臟代謝負擔,還會引起皮膚變黃的胡蘿蔔素血症。

很多消費者常常以為越高含量CP值越高,以至於新聞每隔一陣子就會有過量食用的案例,例如前一陣子有一位4歲女童,就是因為家人給他過度補充葉黃素,造成手部皮膚明顯泛黃,還好發現的即時,停用即慢慢恢復,還沒有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還有一例是幼稚園老師獎勵兒童,該兒童食用綜合維他命後造成休克,所以,保健食品劑量一定要特別留意最好可以諮詢專業營養師或建議家長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製作的各年齡層營養手冊,來評估孩子的營養需要。

2. 成份純淨,無化學添加
許多家長會選擇包裝五彩繽紛,口味香甜好吃的保健食品給孩子補充,這些號稱兒童專用的保健食品,像是葉黄素果凍、維他命軟糖、各種口味益生菌粉、鈣粉、鈣片,為了吸引兒童,做出香香甜甜像是零食糖果的口感,而大量的添加香料、色素、果汁、糖…等等,添加物是目前兒童保健食品最嚴重的問題,這些香甜可口背後的代價就是犧牲兒童的健康,就像我們希望他們少吃的零食糖果一樣,失去了補充保健食品營養的義意,所以選擇兒童保健品不應該只是重視視覺包裝及口感,成份天然、劑量精準、無添加物才是選擇的重點

推薦閱讀:選錯不如不要吃!挑選保健食品前必看重點

3.別誤信誇大廣告行銷用詞

兒童保健食品有的品牌甚至會重金聘請兒科醫師或營養師來代言業配,但是誇大不實的廣告行銷話術也要小心上當,營養對兒童及成人一樣重要,缺乏營養會不利兒童成長發育,但保健食品有效安全的關鍵在於原料使用的來源及添加劑量,而不是愈多明星、醫生、網紅推薦就代表是好產品,家長應該要回歸重視成份,而不是聽信廣告業配來購買產品。

保健食品適合補充日常飲食營養素缺口

「營養均衡、適當運動、充足睡眠」這些構成健康要素的觀念都是不變的,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要做到往往不容易,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日常飲食營養素缺口是正確的作法,但提醒家長挑選兒童保健食品一定要格外謹慎,下次在選擇產品前記得看清楚成份及營養標示!而且如果產品有逐批檢驗報告會更推薦和放心。



 

首創【減法保健】理念

 tenland®天嵐里物 ❘ 讓更多人認識成份純淨的減法保健